笔趣阁书吧

第四十八章 省试(求推荐收藏)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书吧】地址:www.ample-sg.com

钟鼓声遥遥传来,才四更天刚过,天色还黑,脚步声已经向国子监汇聚。

如果没有灯火,这场面跟僵尸围城似的。

只因每位士子的脸上,都是一片肃杀,好似赶赴沙场的战士,随时会拔出武器砍杀。

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举行的考试,因此又称礼部试,在明清称为会试。

如今,天下四百州,共四千八百七十二名举人,齐聚京城。

留下的,只有四百人不到!

殿试定高下,省试定去留。

如果不是文气需求,省试的最后一名,跟第一名的地位是同等的。

所以这第二轮省试,其实才是决定十年寒窗的真正一战。

也难怪考生们都这副表情了。

黄尚与游师雄汇入人流中,气定神闲地往前走。

他其实也有些紧张,但相比起把命运全部赌在这一场考试中的其他学子,自然会好许多。

再者,他心无旁骛,刻苦至今,准备得已经足够充分,如果这还不成,那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随着几声锣响,国子监的大门缓缓打开。

这一科的知贡举,也就是主考官,是范镇。

这位其实也很厉害,但大宋实在群英璀璨,相对就不怎么出名,倒是史学界中有“三范修史”的佳话。

监门官威严肃穆地带着几队兵丁走了出来,在他们的监督下,几千人缓慢有序地向前挪动,汇入考场之中。

接下来,和解试的程序其实是一致的,不必重复,只是当黄尚看到国子监里的孔圣人雕像,也不禁一惊。

那股文气,已经不是浓郁可以形容,而是广博,浩大,充塞天地。

覆盖的也不仅仅是国子监,辐射整个京城。

自从汉代尊儒,至今上千年的时间,儒家影响了整个中国,深入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如果说这是一种信仰,那毫无疑问,比起道家、佛家的受众面,要超出太多太多。

偏偏这个世界天地元气稀薄,无人能动用这股力量,任其浪费着。

这一刻,黄尚的呼吸都微微急促了一下,生出全力吸取的贪婪,但很快又被理智压下。

在解元强化时,他如果想要,其实就可以主动吸收更多的文气。

不过理智告诉他,这不是长远之路。

但凡这类偏向于信仰的力量,都与世界环境牵扯太深。

这个世界是宋朝,将儒家抬到天上去,重文轻武到了极致,才有了如此便利,将来行走诸天,难道每次都是东方古代世界么?

所以黄尚运用文气与真气,形成浩然正气。

真气强化的是体魄、气血、精力,洞察人体奥妙;

文气讲究的是学识、胸襟、精神,承担历史责任;

两者合一,为浩然正气!

这股力量,才是属于他自己的,无论到哪里,都能发挥作用!

有鉴于此,现在对于文气渴求过多,难免造成失衡。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黄尚明心见性,对于外界诱惑视若无睹,晋入最佳的状态,举步迈入考场。

很快试卷发下,他开始审题。

第一印象,难度飙升。

第二印象,范围扩大。

难度飙升,体现在冷门的经义上,这些经义想要完美的答出,已经不是熟记硬背能够搞定,而是需要融会贯通。

这难不倒黄尚。

他所学绝不呆板,早就能举一反三。

范围扩大则是在诗赋和策。

范围扩大,确实更易于发挥,但也更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才学见识。

这样才能拉开差距。

黄尚审题之后,先抛开题目,将自己早早就构思出的三大要点温习了一遍。

第一,要特别。

无论是文笔,还是观点,都要让考官眼前一亮。

省试的考官,比起各州的考官数目,要多得多,但人数多,试卷也多,批改时也要更加慎重。

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别以为到了省试就不一样了,其实还要走先声夺人的路子。

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成功者,文采学识的差距能有多大?

有时候,就是图个新奇。

第二,要言之有物。

黄尚特意去两广,收集了大量资料,就是为了这点。

省试的考官,都是全国的精英,火眼金睛,什么地方没去过,什么事情不了解?

如苏轼作文杜撰典故的,毕竟是特例,一般情况下,文章中夸大其词,基本就完了,而文章写到酣畅淋漓的关头,恰恰是最容易犯这种错误的

第三,要针对竞争者。

这就是前面收集情报的功劳了。

黄尚脑海中回忆出这一科那些牛逼的竞争者,最擅长的领域,他就要避开。

然后在这些人不擅长的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开局一个人物模版 我的异世界剑圣老婆 映照万界 武侠:开局获得吸功大法列表 斗鱼之顶级主播 永恒之门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