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吧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圆满(终章)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书吧】地址:www.ample-sg.com

大楚天下,开国十年,乃历两朝天子,定都长安。

大楚的开国天子便是原大汉徐州牧陶谦。

其登基那一年已经是七旬高龄,在这个年纪坐上开国皇帝位置的,不可说是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陶谦以年迈之姿登基,立时五载,寿终正寝,传位于皇世孙陶寂。

陶谦谥号武帝,亦被后人称之为楚高祖。

其时陶寂年幼,年纪仅有十三岁,按照高祖遗诏,由其叔越王、领骠骑大将军的陶应辅佐,代理朝政,太尉郭嘉,大司农陈登共同辅佐之。

大楚虽国泰民安,百姓生活富足,但第一任皇帝年老多病,登基没几年便已驾崩,第二任皇帝登基时又是年幼稚子,辅佐其的皇叔虽然心善,但能力相对平庸,而郭嘉虽然尽心尽力,但在威望上还是差了一些。

年幼的天子登基,有一些当年辅佐陶氏开国的徐州和金陵大族的权臣,就多少有些蠢蠢欲动之意,想捞些好处。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北疆之地,传来一纸请奏之书,奏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请天子陶寂调益州牧,武乡侯,左将军诸葛亮入朝,并赋予司徒要职,与司徒郭嘉共同理事。

武乡侯诸葛亮在蜀期间政治卓越,不但将西川治理的井井有条,还平定了南蛮,剿灭周瑜余众,可谓劳苦功高。

那封表面上说是请奏的书信,但其信中言辞凿凿,不容质疑,当中不免充满了对朝廷指手画脚的霸气之语。

但很是奇怪的是,这封突兀的、对朝廷指手画脚的书信,被扔到朝堂上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出言反对,更是没有一个人敢对此有所微词。

说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因为这信笺乃是由楚国建国之时,乃立的护国太平王亲自发过来的。

而护国太平王人虽不在中土,但其赫赫王威犹在。

而归属他的封地,南京城,也就是昔日的金陵城,至今依旧是他的封底,无人敢有不服。

镇守大汉十三州的武将和兵马皆其嫡系,他一句话就可以在中土掀起无数硝烟。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即使他不在中原,但若他现在直接参与中土内事,也无人有能力可以阻拦。

……

斯卢国。

楚朝的远征大军在陶商的带领下,长驱直入,进入了斯卢国的地界,也就是历史上日后的新罗国境。

但是现在这个时间段,新罗还未曾开国,眼下的斯卢虽然在名义上算是一个国,但实际上其实还是处于部落阶段。

生产力跟目下的楚朝境内比,可以说是低的可怜,在陶商等汉族人的眼中,这些家伙跟臭要饭的没什么区别。

汉军前些年,已经平定了西域三十六国,护国太平王的名声除了中土之外,已经远播于塞外诸地,大汉周围的番邦异族各个胆颤心惊。

一听护国太平王的名头,连小儿半夜都不敢啼哭了。

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汉军便平定了斯卢国,

陶商在许褚和司马懿的保护下,走进了斯卢国的王帐。

进入了王帐之后,陶商转首四下看了看,然后来到主位前,竖剑坐下,感慨道:“这也太破了……”

许褚哈哈一笑,道:“知足吧,这地方的人穷的叮当响,一见咱们的兵马杀进来,连抵抗都不抵抗,直接就投了降,某家还琢磨是因为点什么……原来是指望着咱们能给他们分些口粮呢!”

陶商长长的叹了口气:“那些投降的人怎么样?可还恭顺?没起什么猫腻吧?”

司马懿笑道:“这块的人都是老实的紧,跟咱们中土的人比,着实是既朴实又忠厚,各个都是实诚君子。”

陶商淡淡一笑,自言自语的道:“实诚君子?两千年后人家可牛逼的紧了,全身上下什么都是假的。”

司马懿没太听清楚,不由“啊?”了一声。

陶商笑道:“仲达,你跟我在外面也漂泊了好几年了,如今你年纪也不小了,不妨回中土,到朝廷中去,那里是你该待的地方,是时候去建功立业了。”

司马懿闻言先是一愣,接着忙道:“不着急,我跟老师在外面平定四方蛮夷,还蛮有意思的。”

陶商摇了摇头,道:“不必了,这些年陶某连定西域三十六国,塞北辽东,邪马台,如今连三韩之地也定了,下一步我也不知道该往哪去……你还是回朝中去吧,记得路过塞北的时候,去朔方跟你几位主母打个招呼,就说我不日就回家。”

司马懿寻思了一下,道:“老师,北方的外族咱们是都平定了,但这不是还有南方的外族么?要不回头在往南方的海外看看?”

陶商听的直皱眉头。

“我都这个年纪了,你还让我出海转悠?老胳膊老腿回头有问题了,谁人负责?”

司马懿呵呵笑道:“老师真能开玩笑,老胳膊老腿如何说的是您?四十岁的年纪,却还正是好时候呢,青春年少的紧。”

陶商哼了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战神归来 玛丽苏文女配[快穿] 简行诸天 航海之三国舰娘 爱与他 娇妻如芸 会穿越的面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