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吧

梅瓶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书吧】地址:www.ample-sg.com

景祐十年二月,刚出正月,天还有些寒冷,此时的宣平侯夫人却不顾寒冷,在一处院子中指挥着下人收拾打扫,一件件精美的器物从库房中搬了出来,放进房中。

但是这些精美的器物却并没有让宣平侯夫人赵氏满意,看着放在面前的钧窑梅瓶,皱眉道:“我记得府中有一件汝窑的梅瓶,怎么不把那个拿来?”

被赵氏喊住,抱着钧窑梅瓶的丫鬟瓶儿,只觉得自己倒霉,搬东西的时候怎么就想起抱这个钧窑的梅瓶,但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道:“那件汝窑梅瓶前些日子被郡主取走了。”

说完这话后,瓶儿看着赵氏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赶紧吓得将梅瓶放下跪在地上,不敢说话。整个宣平侯府的人,不管是主子还是丫鬟仆役,都知道赵氏和永嘉郡主之间的不对付。

永嘉郡主是宣平侯夫人赵氏的女儿,以前大家还会觉得奇怪,永嘉郡主和宣平侯夫人明明是母女,为何这样不对付,一点都没有母女之间的温馨,直到最近大家才解开了疑惑。

原来,永嘉郡主根本不是宣平侯夫人赵氏的女儿,这也就难怪了。如今大家都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前几日宣平侯夫人赵氏在街上遇到一位少女,神情激动,直说对方是自己的女儿。

之后的事情她们这些下人就不知道了,反正现在侯爷也认下了那个女孩。这时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女孩是宣平侯夫人赵氏和宣平侯的亲生女儿,而永嘉郡主只是宣平侯夫人赵氏抱养的。明日那女孩就要被接进府中,现在宣平侯夫人就是在为归来的亲女儿布置院落。

“大太太息怒!”瓶儿赶紧求饶道。宣平侯在兄弟中是嫡长子,所以府中平日里称呼宣平侯夫人为大太太。她只觉得自己今日倒霉。触了大太太的霉头。

大太太和永嘉郡主不对付,如今永嘉郡主又拿走了大太太想要给自己亲生女儿用的钧窑梅瓶,这大太太指不定怎么生气呢。而府中都知道大太太拿永嘉郡主没有办法,这剩下的,被拿来出气的只有可能是自己这个下人了。

果然,大太太听到钧窑梅瓶被永嘉郡主拿走后,脸色阴沉地厉害,“她抢了玉儿十几年的生活还不够,连一个梅瓶都要跟玉儿抢,果然是白眼狼!”

听到自己主子说这样的话,旁边大太太的陪嫁胡妈妈赶紧劝道:“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就不好了。再说郡主也不知道您想要将那汝窑梅瓶留给四姑娘,一时兴起想要把玩一番也是常事。那个这钧窑的梅瓶也一样珍贵,人家不都说吗?‘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这梅瓶又清雅,咱们四姑娘见到一定会喜欢的。”

胡妈妈口中的四姑娘,就是大太太的亲女儿。原本大太太的女儿在府中排行应该是行三,但是有了永嘉郡主,虽然不清楚两人的年纪到底谁大,但按照尊卑,永嘉郡主身份尊贵,所以府中老太太做主,让真的宣平侯府千金排在永嘉郡主后面,府中其余姑娘的排行依次顺延。

“怎么能一样?”大太太听后并没有熄火,反而怒气更大了,“你只说那前半句话,怎么不说那后半句?‘钧窑再贵,不抵汝瓷一件”。这钧窑如何能与汝窑相比?而且这件还不是窑变的,如何能配得上玉儿?”

“我要是让玉儿用这钧瓷的梅瓶,不就是让玉儿还没进府,就低她一头吗?”

胡妈妈知道,大太太口中的她只能是永嘉郡主,心中叹了口气。一个梅瓶而已,哪里就生出这么多事来?也只有自家主子想这么多了。

其实,不管四姑娘进府后夫人如何宠爱,哪怕把府里最好的东西都给四姑娘,在永嘉郡主面前也永远要低一头,即便四姑娘才是宣平侯府亲女。只郡主这一层身份,就能压得四姑娘抬不起头来,更不要说皇家对永嘉郡主的宠爱了。

她也只能说造化弄人,谁能想到当年被主子顺手捡起充当亲女的小姑娘,居然会得到那么大的造化,还获封郡主,皇家对永嘉郡主的宠爱,就是宫中的那些公主都比不上。只凭这点,四姑娘就输了。

除非四姑娘也能得到和永嘉郡主一样的造化,不过她看这样的造化不可能再在另一个人身上出现了。

胡妈妈刚想要劝劝自己主子,却听到那边自家主子已经气愤地往外走,“去清安院。”

清安院是永嘉郡主在宣平侯府的院子,胡妈妈知道赵氏这是又要去找永嘉郡主的麻烦了,赶紧上前跟着,劝道:“太太,您忘了侯爷之前的嘱咐,咱们还是别去了吧。”

“怎么,我这个当母亲的还怕了她不成”赵氏想起之前自己丈夫就让自己不要去招惹这个女儿,还让她哄着对方,这样的事情她才不会干,她早知道这个女儿是个讨债鬼,她当初就不应该把她带回府里。

胡妈妈心中叹气,她知道赵氏心里不喜欢这个女儿,觉得是永嘉郡主顶替了自己女儿的位置,心中厌烦,但是当初那是侯爷的决定,太太也没办法。

本来养一个小孩子,时间长了,总能处出些感情。但是无论是自家主子,还是永嘉郡主对对方都没有什么亲情,只不过比起自家主子,永嘉郡主面上对大太太这个母亲还是尊敬的,该给的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至尊重生 金色绿茵 重生之复仇女王 都市之最强狂兵 大唐妖怪图鉴 重生之最强败家子 我的大明新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