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书吧】地址:www.ample-sg.com
恩斯坦不得不向指挥官姜子钺提出新的勘探计划。
“您的意思是要进行全球范围的人造地震测试?”听了伯恩斯坦的简述后,姜子钺问道。
“是的,少校。我计算过了,以最小威力的爆炸等级来计算,需要在全球万千个面积均分点上埋设炸药。所以我需要你的人帮忙。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查明地表之下那层无比坚硬的物质的分布情况。”
姜子钺犹豫了一下,又问:“教授,目前您对这种物质的分布情况有什么想法吗?”
“我怀疑这种物质构成了这个行星的一个地层。”
“您的意思是这种物质包住了整颗星球?”
“是的,我是这么猜想的,但是没有证据。这种物质连地震波都能屏蔽,所以做一个全球范围的地震测试就能证明我的猜测是否正确。”伯恩斯坦接着提醒姜子钺,“少校,还记得吗?我们向敌人舰队发起第二轮‘空间风暴’之后,我向你报告从‘向量’三号上侦测到的奇怪现象。”
“记得,您说按照正常情况,敌舰在‘空间风暴’的作用下,应会撞上‘易’行星。可它们却莫名奇妙地绕过了这颗行星。”
“是的。我现在也怀疑,那次诡异的现象跟眼下我们钻不动的这层东西有关联。”
“这么说来,这颗星际行星还装备了一层我们无法穿透的装甲。”姜子钺打的口气变得十分严肃。一颗原本就属于特别天体的星际行星,如今却接连在他们面前冒出一个接一个的迷团,令他惊奇之余,也感到莫名的担心。毕竟未知总是会带来恐惧感。
“如果这种物质真是全球平均分布,就像我猜测的那样,那么我们真的面临着一颗装甲行星。”乌尔夫·伯恩斯坦却显得兴致勃勃,未知对科学家而言则意味着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装甲行星?”姜子钺还是显得很吃惊,伯恩斯坦用这种颇具军事意味的词汇来形容这个未知行星,令他内心加重了因为未知带来的恐惧。
“少校,你认为我的新计划怎么样?”伯恩斯坦转到正题。
“我理所当然地支持。”姜子钺赶紧回答。如今已经没有了联邦舰队的威胁,所以身为军人完全有必要服从科学家的决定。
接下来的五个小时里,在姜子钺指挥下,太空中的舰队成员和已经登陆的陆战队队员协同行动,搭剩空天飞机在伯恩斯坦划定的“易”行星表面六万个地点埋设小当量金的属氢炸弹和地震探测仪器。
随着一声令下,星际行星“易”,这个体积将近地球两倍的巨大星球表面上六万个地点同时发生了爆炸。强烈的地震波沿着表层的岩石和砂土传遍全球。
尽管穿着厚重的动力装甲,脚底下还隔着带辅助推进器的防雷靴,但是姜子钺还是明显感受到来自地表的震动。他突然感觉到,这个一直沉睡在黑夜当中的星球似乎就要因为这场全球性的人工地表地震而苏醒过来。
人工表层地震的数据很快就由登陆基地汇总,并做了初步整理,传送给处于同步轨道上的“规尺”九号科学考察船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因为“规尺”九号上有一个dna计算机,其运算能力超过人类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九世纪近千年间生产的所有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总和。
与传统的dna计算机原理不同,这台dna计算机采用较为特别的处理和控制系统以及i/o系统(即输入输出系统),它有个极具中国民俗特色的外号“龙凤呈祥”。
它的核心是一套颇为有趣的复杂人工生物系统。由九个一人高的大型试管组成,里面充满了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序列、有机溶液和人工控制酶。这些试管中的物质被称为“凤”,是进行运算的硬件和部分软件。
每个试管里还有一根伸出数以千万亿计的纳米级别的人工神经元的集成管,它们被称为“龙”。这些神经元集成管具有输入输出两方面面作用。它将外面输入电流信号弱化为生物电,由末端人工神经元放出影响控制酶,促使控制酶根据生物电造成的不同影响打断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按照输入的编码信息组合新的核苷酸,使脱氧核糖核酸重新排列。
因为重新排列,脱氧核糖核酸序列重新配对,并与溶液中的其他有机物质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形成各种类型的新的具有活性的新有机物质。完成了运算过程,产生的新有机物质便是运算结果。这些新有机物质通过自身产生的生物电流直接反馈给“龙”,并由“龙”放大输出到输助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由其完成结果筛选和最后的界面输出。
英仙星际旋臂星几乎所有行业都有dna计算机的运用,包括每一艘星际飞船,都有不同规模的dna计算机充任主控计算机。在行星“安德洛墨达”,仙英星际联邦科学院还拥有一个“上帝之脑”,它是由多达一千零二十四套规模相当于“龙凤呈祥”的dna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庞大计算机矩阵。新罗马帝国也不甘落后,在“新拜占庭”行星上最大的山脉长城山脉地下,也拥有一个隶属于帝国科学院的,规模与“上帝之脑”不相上下的dna计算机矩阵,外号就叫“尼伯龙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