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书吧】地址:www.ample-sg.com
贵州,赤水卫城。
“哼,这安邦彦的胆子,愈发大了。”
一名朝廷将领,身着甲胄,按着腰间佩刀,看到宣慰司送来的二百余匹马,紧紧攥着拳头。
一名亲兵劝道:“将军,贵州宣慰司安家,播州之役后得了水西八百里土地,势力不小,还是不要去招惹的得好。”
“怎么,他安家还敢造反不成!”这将领冷笑几声,上前望着前来送马的安兵头领,道:
“你且回去,告诉安邦彦,没有两千匹,朝廷怪罪下来,我赤水卫可吃不起!”
安兵头领是彝人,早对明军不满,闻言也是冷哼一声,一句话不回,带着人转身就走。
见他这副样子,赤水卫都司官周敦吉眯起眼睛,杀意顿显。
......
自洪武年起,大明一直用“恩威并施”、“以夷制夷”的政策来稳定西南局势。
然云、贵、川各土司势力交错,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在历史上的奢安之乱前,已有四川播州土司杨应龙造反未成,被朝廷大军平定的前例。
说起万历三大征,播州平杨氏之战,距今并未相隔多少年,造成的影响依旧巨大。
若时间再往前推,万历初年四川土司群起作乱,嘉靖年间也有湖、贵地区苗司造反作乱。
自洪武年间西南统一后,该地的动乱丝毫不亚于北方边境,经常存在大规模冲突。
起初,朱元璋不断往西南移民汉人,开垦屯田,增加地方上汉人比例,以达到稳定边陲的效果。
明中叶前,这种方法颇有成效。
自嘉靖起,朝廷发觉西南暗流涌动,便暗中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意图削弱土司实力。
部分土司被显著削弱,但这更促进了土司与明军的矛盾。
在朝廷强盛时,这些土司或许还不敢轻举妄动,可万历末以来,边事屡兴,朝廷不断征调西南明军援辽。
官军在辽事上,十有九败,不断丢地陷城,以致威信严重下降。
再加上云、贵、川明军几被抽调一空,地方空虚,这群土皇帝岂能坐得住?
朱由校登基方才一年,西南地区明军与土司兵大规模的冲突已达上百次。
有土司骄纵不法,以杀汉民为乐,也有明军冲入土司聚落,强抢少女,掠夺财物之事。
整个大明二百余年至今,贵州境内明军与土司军发生冲突的年份,达一百四十五年。
西南明军常有一句口头禅,说土司军三天一小反,五日一大乱,这并不过分。
莫说西南明军,就是朝廷对西南地区土司的用兵次数,也远远超过边疆战事增兵。
万历年间,平均下来每三年,就有官军进入西南平定一次。
简而言之,至如今,西南地区汉人与各族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临界点。
这个最终爆发点,就在重庆。
在大明,总督一职不仅与朝廷重大决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地方上战乱将起息息相关。
朱由校以鲁钦为云贵川等地总督,在历史上奢安之乱兴起前,便暗中征调西南四省明军。
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在奢崇明等人刚刚作乱时,便以雷霆之势镇压,将损失降到最低!
眼下,鲁钦为不提前惊动叛军,正暗自调动大军,六路出兵,往重庆支援。
而在贵州宣慰司境内,赤水卫都司官周敦吉向宣抚使索马不成,率明军出赤水卫城,大掠地方。
“明军来了,快跑!”
一土司寨,墙上土司兵见千余明军正摇动大旗,在本属于他们的土地上纵横往来。
明军闪烁着寒光的佩刀,劈砍在争相奔逃的土司人身上。
随着轰然一声,土司寨的大门被无数兴奋地明军撞倒,他们争相涌入,逢人就杀,见人就砍。
不多时,已被鲜血染红了甲胄的周敦吉,望着被绑缚于脚下的土司酋长,抬起头道:
“拉下去,砍了。”
......
“砰!”
宣慰司内,安邦彦将四川巡抚许可求送来的请援文书扔在地上,道:
“明廷欺我太甚!”
这份文书,是四川巡抚徐可求接到朱由校密谕后突发奇想,送来给安邦彦的。
在密谕中,朱由校提醒了徐可求,奢崇明此次主动出兵援辽,乃是叛乱的先兆,要他严加防范,毋使奢军入城。
意思表达的很明白,徐可求也的确这么做了,找了个理由把奢崇明拦在重庆城外,没有让他进城。
但紧接着,他的想法和朱由校预想的,跑偏得有点大。
虽然鲁钦自接到密旨后,已在用最快的速度征调兵马,但毕竟远水不能救近火。
所以…城外就是奢崇明数万大军的徐可求,自然而然就在想其它平定叛军的主意。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实力强大的贵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