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吧

第1581章 【诅咒血瞳之眼】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书吧】地址:www.ample-sg.com

看完【夏侯惇】的属性,云枭寒在高兴之余,也并不觉得意外。

别看【夏侯惇】之前只在50级进行了一次血脉强化,但实际上在【夏侯惇】从幼生期进入少年期时,它自己就觉醒了【恶魔血脉一】的天赋,这其实就相当于它进行了一次血脉强化了,只是没有弄成强化项让云枭寒选择罢了。

如此一算,实际上【夏侯惇】也是进行了三次血脉强化,触发血脉觉醒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夏侯惇】的这次血脉觉醒严格的说并不能算是一次完整的血脉进化,最起码和玩家的血脉觉醒比是不完整的,毕竟还是亚巨人血脉,没能觉醒到巨人血脉,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血脉的深度挖潜。

这就相当于【夏侯惇】从本来普通的首领boss模板,进化成了特殊的首领boss模板。

别小看这种变化,如果没能进行挖潜,【夏侯惇】说不定一辈子就只能做个普通的首领boss,但现在他却拥有了踏入“王阶”的潜力。

【夏侯惇】现在的大多数天赋和技能已经说明的很直观了,不需要过多赘言,只有两个新增的天赋和技能需要提一下。

【火墙术】就是战场技能,因为有【火角恶魔血脉】加持,【夏侯惇】的【火墙术】比正常的【火墙术】强太多了,正常的【火墙术】是30码范围内召唤一道长27码,宽9码,高6码的火墙,伤害也才(1.2*智力+1*魔法攻击力),两者完全没可比性。

不过【夏侯惇】的【火墙术】在日常练级中是没啥机会用的,就是群刷都不怎么敢用,范围太大,很容易就能拉到别的怪,蓝耗还高,练级时的性价比太低,有那法力值不如留着用【诅咒血瞳之眼】了。

经过云枭寒的测试,【诅咒血瞳之眼】汲取的临时血量都是一段、一段独立计算的,每一段临时血量在超过1分钟后就会自行消失,而不是说只要一直在用【诅咒血瞳之眼】,临时血量就一直存在。

另外【诅咒血瞳之眼】的降防效果虽然从35%降到25%有点奇怪,但【诅咒血瞳之眼】相比之前的【诅咒之眼(强)】增加了一个强力功能,原有功能的威力有所削弱也是应有之义。

而且在云枭寒看来这个降防功能其实并没有被削弱,它本来只是较高概率触发,大概是用十次触发六次,现在却是必定触发(如果敌人够强,还是有可能被抵抗),相当于用稳定性去换威力。

对于这一点,实战是最好的证明。

云枭寒之前为什么拖着59级的【夏侯惇】打65级“红山火巨人”?

要知道宠物是要分摊主人25%的经验收益的,【夏侯惇】和“红山火巨人”差6级,低级方攻击高级方降低50%伤害,出现检定时,级别高的一方还会获得50%检定加权。

云枭寒图的不就是【诅咒之眼(强)】的降防效果对皮糙肉厚“红山火巨人”有奇效么,云枭寒自己在经验获取上或许不赚,说不定还要小亏,但杀的快掉落多啊,还顺带练了宠,划算!

说起来,【夏侯惇】的这个诅咒降防效果似乎并不是通过属性检定来判断是否成功。

之前还是【诅咒之眼(强)】的时候,基本只要触发了降防效果,“红山火巨人”就必定会被降防,一点都看不出等级差带来的高达50%检定加权的影响。

所以云枭寒觉得这个诅咒降防效果是通过计算技能优先度,并比较双方角色模板来进行判定的,就和云枭寒自己的一些控制类盾技一样。

如此一来【夏侯惇】的优势就很大了,它本身模板品质就挺高的,顶级血脉的巢穴首领,【诅咒之眼(强)】也是天赋技能,比常规技能的技能优先度高多了,再经过这次血脉觉醒,模板品质进一步提高,【诅咒之眼(强)】也变成了【诅咒血瞳之眼】,其成功率可想而知,除了少数英雄级npc,基本就很难被抵抗了,顶多降防降的少一些。

降防效果能稳定触发后帮助真的很大,云枭寒现在再打“红山火巨人”,感觉就比【夏侯惇】还没升到60级的时候效率有明显提高,至少提高了10%,云枭寒估摸着有12%到13%的样子。

如今的【夏侯惇】在经验获取上已经不再拖云枭寒的后腿了,甚至可以说是小有助益。

当然这其中也不全是降防效果的功劳,【夏侯惇】自身能打出的伤害也变高了一些,

不过【夏侯惇】最主要的伤害技能仍然是【诅咒血瞳之眼】,【大火球术】和【火墙术】一个性质,都是无视敌我的高耗蓝技能,【暴力冲撞】也不是打伤害的技能,日常练级,除了【诅咒血瞳之眼】,用的最多的就是普攻和扔石头,而且扔石头还得附近有合适的石头才行。

和之前的【诅咒之眼(强)】相比,【诅咒血瞳之眼】能打出的伤害几乎是原来的三倍之多,这其中当然有【夏侯惇】和“红山火巨人”的等级差又减少一级,打起来只减少40%伤害,各项属性相比59又提高非常多的缘故。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诅咒血瞳之眼】这个天赋技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纪默林子涵 禁地签到三十年,我举世无敌 四合院:截胡娄晓娥 都市战神归来 重生之无悔人生 随身带着两亩地 恰锦绣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