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吧

第24章 狐仙墓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书吧】地址:www.ample-sg.com

第24章狐仙墓

陈智看了看手中的打印资料,上面描述了一个发生在山东f城的事件。

1977年8月,f城第十六中学,一个高一的学生,名叫郭金平,一日与同学游陶山幽栖寺,他在寺后独自游览时,看到树丛中有一明代古墓,上书:胡氏墓。以为是老僧之墓,就采集鲜花一束献上。献花毕,抬头见墓上有一古枣树,上结红枣一枚,其大如瓜,鲜艳欲滴,十分诱人,禁不住摘下食之,感到其甜如蜜。

食毕,郭金平顿觉全身畅泰,七窍清爽,文思泉涌。于是急忙回家,回家后,他闭门不出,仅用3个月时间,就创作出一部15万字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无边风月》,而小说的内容,竟然是一部狐仙与人的爱情故事。

事后,有人问他:你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为何写出这样一部才华横溢、文辞深奥的章回体小说?这与你的年龄、阅历十分不符。郭金平的回答是:他夜夜做梦,都是一个美丽女子向他诉说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都察院监察御史李邦珍,少年时代曾经在金牛山书院读书,因童年时代蒙闷未开,进入书院多年,依然目不识丁,令其父及师傅头痛不已。

李邦珍青年时代,移居陶山书院西邻幽栖寺读书。一日夜,他正伏案夜读,忽遇一妙龄女子来访,女子自称胡氏,两人互道姓名后,心生爱慕,自此每夜悄悄相会。女子知李邦珍苦楚,一夜,以腹中红丸运于口相示,令其口对口含食吸允,李邦珍顿觉全身畅泰,七窍清爽。次日,读诗览词竟然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其后不久,被寺内老和尚发现,老和尚知那美丽女子是山里修炼多年成精的狐狸,她口中红丸,为万灵金丹,乃修炼千年所结,凡人得之,即成仙了道。老和尚密嘱李邦珍:如再遇美人,望暗将其红丸吞食,前程不可限量。

青年李邦珍不知就里,依计而行。那女子失去红丸,骂声:“薄幸郎!“竟掩面大哭而去。次日,李邦珍在寺后竹林中发现一只白狐,已经死于非命。李邦珍感念美女教化之恩,在寺后为其营造坟茔一处,在坟茔边立一石碑,上刻:胡氏墓。

李邦珍从此科举及第,榜上有名,飞黄腾达,后官至宰相。50年后,一夜,老宰相忽感一梦:当年美女忽至,两人相拥间,美女哭哭啼啼,索要当年红丸。李邦珍不予,美女忽然化为白狐,又顷刻尸腐肉烂,恶臭冲天。李邦珍呕吐间,将当年吞食的红丸不慎吐出。而那白狐当即跃起,迅速将红丸叼走。李邦珍大吃一惊,惊醒后,方知乃是南柯一梦。

但从此却官运终止。适值严世蕃父子奸臣作乱,李邦珍受其牵连,差一点进入官牢。他挂冠归隐后,又回到青年时代读书的陶山幽栖寺,企图再与那美女相会,重温旧情。但很可惜,他再也没有见到那妙龄女子。

看完这份资料,陈智和胖威对视了一眼。

陈智问豹爷:“您是让我们去找这狐仙墓吗?但这个传说可信吗?这个叫郭金平的作家很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小说做宣传,而编出这个故事。”

“我们调查过郭金平,他创作这部小说时,才十六岁,不太可能写出这么完整的小说。而且书中提到的李邦珍,历史上真实存在,在我们找到的孤本野史中,有李邦珍的自传,时间地点都吻合,里面提到了这段故事,只是他在晚年的时候穷困潦倒,无人相信罢了。而这本野史,是那个叫郭金平的作家绝对看不到的。”豹爷肯定的说道。

“我的老天,真有神仙啊?那狐仙妹妹长得老正了吧?”胖威笑着看陈智。

“最重要的证据,是这个”豹爷掐了烟,从盒子的边缘取出一截黑乎乎的东西来,小心翼翼的递给陈智。胖威也要去拿,老筋斗瞪了他一眼,就没敢伸手。

陈智接过来一看,这东西像是古代的竹简上剪下的两条,黑乎乎的,不知道多少年头了,上面刻着娟秀的字迹,陈智似乎有些眼熟,但看不懂。

“上面刻的是古秦体”豹爷说道:“文字的内容是:九尾天狐,有苏氏,商立国时,封玄狐君,因逆天大罪,贬至青丘,后殁于齐鲁大地,时一万九千九百余寿,神陵万顷,嫡子白浅主祭。”

豹爷挑起八字眉严肃的看着陈智继续说道:“齐鲁大地,是战国时期,山东的地名。据此推算,九尾天狐死亡时间最早应该是战国时期,上面记载的白浅,应该是九尾天狐神墓的守陵人,很可能就是小说中所提到的白狐女子,也就是狐仙墓的主人。”

“这段竹简哪来的?可信么?”陈智问道。

“这是一个我非常信任的人给我的,我们基本确认这竹简就是封神札的一部分。”豹爷说道。

陈智听完后,点点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时候老筋斗忽然说话了,“鬼刀,你是说陈智需要把好刀对吗?”

鬼刀点了点头。

我们过去挑一把吧!”老筋斗掏出了钥匙。

陈智和鬼刀站起身一起跟老筋斗去了后面,胖威刚想起身,被豹爷叫住了,“你留下”豹爷脸上带着笑,眼中却冒出了杀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之纨绔世子 幻想世界大掠夺 她又老又顽固 阴阳小道姑 超神宠兽店 开局成神加入聊天群 大美人的快穿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