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吧

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字与打字机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书吧】地址:www.ample-sg.com

一条求亡图存的道路,开启民智,势在必行。

同时,这时候的汉字,往往只有中上阶层才学得起并有时间学,绝大多数底层老百姓只能被拒之门外,结果便是“汉字”成为了区分阶级的一个标志,因此鲁树人就曾对此作出评价:“方块汉字真是愚民的利器”。

“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

——这句话在后世看来委实过激了些,将这两个并不算矛盾的事物对立了起来,但必须也得承认,这是他们这群前辈在茫然求索之中,努力试图寻找出路而做的尝试,作为后人,谁也无法,更没有资格否定其中的初衷与精神。

“我倒是觉得这套方案还算不错,你为何会认为它没什么用处呢?”

这时鲁树人忍不住瞟了一眼桌上的烟盒,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行动,面对程刚的言论,他只是笑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你等下,我这回可准备了不少资料。”程刚也不客气,转头在箱子里翻找起来。

其实就汉字拉丁化的问题,他之前早就想和对方讨论了,不过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程刚可不敢和对方随意“开战”,毕竟这位和人辩论起来,水平还真不是吹的。

所以程刚干脆简单粗暴地搞起了文海攻势,只见他首先拿出了一本书,

“这是15世纪朝鲜学者崔溥写的《漂海录》,当时还是明孝宗弘治时期,作者在书中记录了他在夏国游历的见闻,可以用来了解当时社会的一部分面貌。

这里我们只需要关注其中一段就行了,‘且江南人以读书为业,虽闸童稚及津夫、水夫皆识文字。

臣至其地写以河之,则凡山川古迹、土地沿革,皆晓解详告之。

江北则不学者多,故臣欲向之则皆曰:“我不识字。”就是无识人也。’

这一记载如果属实的话,那么就能说明一点,最早在四百年多前的明朝江南地区,无论地位高低、家庭贫富,都有不少民众接受过基本的童蒙教育,文化普及程度之高,或许还能胜过如今的民国。”

作为东亚地区最早也最全面介绍夏国的外国专著之一,《漂海录》曾在朝鲜多次印刊,后又被译为日文、英文等在多国流传,但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比较有限。

一直以来鲁树人对古董古籍的收藏就很感兴趣,听完程刚的介绍后,立马就提起了兴致。

也没多说什么,先是看了几遍对方所指的那段,然后又一目十行地浏览起了全文,《漂海录》通篇不长,所以不用花上太多时间。

而程刚则继续说道:“书中江南和江北的对比,其实也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写照。

因此想要开启民智,消除文盲,并非简单将汉字拉丁化就能解决的,以古人的生产力水平都能普及基本的童蒙教育,难道我们还不如他们么?

反过来说,如今夏国的落后并非仅仅是源于我们的文化,更多的还是时下的政局太过动荡,割地赔款、土地兼并、军阀混战,古的今的问题都冒了出来,生在乱世,又如何指望能见到盛世之相呢?

所以我才觉得没必要将保不保留汉字的问题与民族存亡对立起来,古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没道理我们就做不到。

事实上,至少在我们土共的地盘上,这些工作已经颇有成效了。”

鲁树人虽然没有作出回应,但程刚知道若是仅凭这点浅显的分析,就能直接说过对方,这未免也太小看人家了,所以程刚接着趁热打铁,又拿出了一叠资料。

只不过这次就不是古籍了,而是一些现今根据地使用的扫盲教材,以及在经过扫盲的地区,进行的调查报告。

如果要说起这几年里程刚最为自豪的事情,那么推广教育绝对能够派到前三位中去。

有了来自建国后的资料与经验,哪怕如今的财力与人力都远远比不上后世,但也能做出不少成绩。

www.。m.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女总裁的王牌高手叶萧张雪瑶 重生之名门贵女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萧阳叶云舒 快穿:肉文女配生存手札 失落的桃符 重生之商界大亨